document.write("  作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李寿生

  编者按 创新是行业转型发展关键所在。为推动石化行业创新发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不但制定了行业科技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还组织了科技创新大会、科技平台建设大会等活动,并调研了重点企业。

  3月21日至4月1日,中国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寿生率团到美国和日本,考察陶氏、亨斯迈、霍尼韦尔、KBR、UOP、三井化学、三菱化学和日本高化学等8家著名跨国公司创新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美日化企在创新发展方面的投入力度之大、战略定位之准、调整速度之快、研发成果之多,令考察团感触很深、收获很大。在6月27日举行的中国石化联合会第21期大讲堂上,李寿生详细介绍了考察情况和收获,美日化企先进创新战略如何锁定方向,超前技术开发瞄准什么领域,以及对国内石化行业创新发展的启示,引起强烈反响。本版特分上下篇刊发这篇考察报告,以飨读者。
美日化企创新发展的先进战略理念

  在考察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美日化企的先进战略理念。他们把创新发展的重点放在对未来需求的预测上,充分分析未来世界可能发生的、必然发生的高概率产业结构变化,按照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按照自己技术基础的优势,加紧培育未来可以独领风骚的技术制高点,努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经济增长点。在创新发展的战略和理念上,美国和日本企业主要有三个重点方向。

  把创新发展的重点放在未来技术的制高点上

  美日化企都在按照未来需求的预测,集中精力加紧研究一批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抢占未来技术的制高点,抢抓未来发展的先机,赢得未来的竞争优势。面对未来技术的制高点,美国和日本公司有两个让人十分关注的焦点:甲烷制乙烯技术和人工光合成技术。

  甲烷制乙烯技术。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了天然气化工的热潮。天然气化工技术的突破,将会对全球化学工业发展的格局带来重大影响。在天然气化工技术突破中,甲烷制乙烯技术、乙烷制乙烯技术值得高度关注。2015年,美国巴西石化公司投资1500万美元,产能1吨/天的小试装置成功投产,标志着世界上首套甲烷氧化耦联(OCM)直接制乙烯技术获得成功。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14万吨/年中试和40万吨/年工业装置的试车。与传统的石脑油裂解乙烯相比,甲烷制乙烯不仅成本低、温室气体排放少、节能、经济价值高,乙烯还可以进一步转化为液体燃料,进一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经济价值。这个技术的突破,对石油化工来讲,可以说是具有颠覆意义的。目前美国还有一批公司正在下功夫进行工艺技术的改进研究,如美国西北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合成燃料公司、霍尼韦尔公司等都在进行不同工艺、不同催化剂的研发。多家公司表示,甲烷制乙烯的商业化进程指日可待。据我们了解,目前,美国天然气价格仅为3.2~3.5美元/MBTU(按现在的汇率,合0.78~0.85元人民币/立方米),这项技术的突破,将会给全球乙烯的生产带来新的希望和新的颠覆。

  我们大连物化所包信和团队也研发出了'甲烷无氧制烯烃和芳烃的技术'。这是一条天然气转化的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这条路线彻底摒弃了高投入、高耗能的合成气制备过程,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反应过程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碳原子利用效率达到100%。这是一项'即将改变世界'的新技术,是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突破。

  除此之外,乙烷脱氢、丙烷脱氢工艺也于1990年开发出来,目前正在不断改进工艺、改进催化剂。该项工艺也正在迅速拓展,乙丁烷脱氢生产乙丁烯、正丁烷脱氢生产正丁烯的技术也日渐成熟,天然气化工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技术突破的可喜局面。

  人工光合成技术。目前日本政府投入了145亿日元,计划利用10年的时间,采用光分解和分子筛技术,首先从水中分解出氢气和氧气,再用分子筛将氢气和氧气分开,然后利用CO2+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乙烯、丙烯和甲醇,为CO2的资源化利用创造出一个循环利用的新技术。这项研究正在被三菱公司和东京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发。研究的目标是,光转化率达到10%,目前已经达到3%。我们在日本三菱化学看到了这套人工光合成技术的小试装置。如果这项研究取得突破,将会为CO2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开创一条全新的道路。日本三菱化学公司的董事长告诉我们:'循环碳化学是一大创新,CO2的利用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

  在面向未来的调整中,美国公司的兼并重组更体现了一种战略眼光和主动精神。在最近几年的重大兼并重组中,美国的公司都不是在活不下去的情况下被迫重组,而是在活的很好的情况下主动重组。他们的重组是在很有活力的情况下追求更大的活力,追求长远的竞争优势而主动开展的战略重组。如前几年美国陶氏和道康宁的重组,将道康宁有机硅的优势技术和陶氏化工新材料技术有机对接,大大提升了陶氏新材料在电子领域的长期竞争力。又如最近正在进行的杜邦和陶氏的合并重组,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就是'结婚是为了离婚生孩子'。杜邦和陶氏的合并重组方案将会重组为三个专业更为突出,优势更为显著,竞争力更为强大的公司。即以杜邦公司优势技术为主,组建一家农化、生物公司;以陶氏公司优势技术为主,组建一家化工新材料公司;以两家优势技术结合,组建一家专用化学品公司。由两家世界级的化工公司,组建成为三家更有竞争优势的世界级化工公司,充分体现了美国公司的战略眼光。再如,我们这次参观的霍尼韦尔公司和UOP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优势十分突出、发展势头很好的公司。这两家公司的合并重组,充分体现了优势互补,竞争优势更强的合并效果。霍尼韦尔将自身网络、大数据、智能控制的顶尖优势,同UOP领先的工艺技术研发优势结合,使UOP的研发能力更加强大。我们在UOP研发中心看到,一间面积不大的中试车间,就有150多套中试装置,微型反应器、机器人和智能控制技术的紧密结合,每天就可以处理10亿个反应数据,高效率的配方优选,多类型的工艺选择,多方案试验的比较优选,使我们看到了世界顶尖智能管理和强大研发能力。

  实践告诉我们,谁能预见到未来,谁就能抢占先机;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开创未来;未来就掌握我们今天的现实行动之中。

  把创新发展的重点放在终端市场的需求上

  美国陶氏化学CEO利伟诚先生曾经这样评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我们认为,中国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基本上就是一个基础原材料工业,你们离终端市场太远。其实终端市场技术水平不低,经济效益不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应该大胆拥抱终端市场。'通过这次美国、日本化学公司的考察,我们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开拓终端市场的能力,亲眼看到了他们追求终端产品的水平,也切身感受到了我们的差距。美日公司都认为,当今世界,市场竞争优势的最高境界,就是为用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亨斯迈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之一,是一个高端化学品国际制造企业,现共有五大业务板块:聚氨酯、专用化学品、先进材料、纺织印染和色素与添加剂。每个业务板块都有几十种、甚至上万种产品。获得专利技术就高达4500多个,目前还有1500多个专利技术正在申请之中。以专用化学品为例,仅专用胺化物,下游产品品种在风能、聚合物改性、气体处理、燃料与润滑添加剂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多种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洗衣与洗碗剂、硬表面清洁剂、洗液、乳膏、沐浴露和洗发水等。农用化学品包括除草剂和杀虫剂施用系统的分散剂和乳化剂,产品琳琅满目,质量高端精细。

  我们参观了陶氏总部研发中心。陶氏每年研发投入16亿美元,全球有5.6万研发人员,总部研发人员就达7500人。我们参观了高通量合成材料实验室、液体流变实验室、涂料研发实验室和分析实验室等四个实验室,看到了全球少有的5000万倍电子显微镜和C13核磁共振扫描仪等极其先进的设备,他们先进的研发理念、先进的研发手段、先进的研发队伍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们对终端市场产品的追求,更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仅PE的终端产品就达几百种,薄薄的包装材料就有7层结构:保鲜层、杀菌层、防水层、结构层、印刷层等等,功能各异,特色鲜明。他们追求的就是新产品一定要比老产品更安全、更可靠、质量更加好。

  三菱化学公司在终端产品开发中,不断保持自己创新的优势,积累技术的开拓,创新超前的产品。其在化工新材料、化学制药两大领域都保持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化学广场展厅中,我们看到三菱化学公司在LED技术、生物基塑料技术、碳纤维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电子化学品材料、食品包装材料、饮用水过滤材料、饮料包装材料、各种胶黏剂材料以及绝热绝冷饮水杯材料中,都研发了一大批有质量、有特色、有水平的终端市场产品。

  终端产品的研发,不仅极大提高了公司研发的能力,延长了产业的产品链条,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效益,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把创新发展的重点放在舒适生活的追求上

  美日化企都认为,化学工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类生活更加精彩,要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

  日本三井公司提出:'在生活的每一处都要创立和提供优质安全的化学品:食品包装、农业、汽车轻量化、健康管理、清洁环境、建筑材料,让人们生活的每一天都可以看到三井化学的产品。'同时,他们还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研发理念:'用化学表达感觉,将感觉转变为体验,为舒适、新颖、便捷、
丰富的生活提供高端的化学产品。'在创新中他们倡导:'从一个化学反应开始,从一颗小颗粒开始,从一个小薄膜开始,用化学表达感觉。'
  我们参观了三井化学袖浦研发中心。袖浦研发中心有6个研究所:合成化学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新事业开发研究所、生产技术研究所和高科技开发研究所。袖浦研究所地处美丽的东京湾,有7幢研发大楼,18栋实验室,占地面积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2/3,有1000多名研发人员。他们研发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渗透到终端市场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关系人们生活舒适的产品更是品种繁多、精益求精。比如,功能材料研究所,开发无数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高质量的小产品。在食品与包装材料方面,开发了保鲜膜、防腐膜、透明高阻隔性薄膜、超薄OPP保鲜膜等一系列多功能包装材料。在健康保健方面,他们开发的无纺布多种多样:纺粘和熔喷无纺布、富有柔软性和弹性高功能的纸尿布、高阻隔性'医疗无纺布'等等。在树脂加工技术方面,也是绝活不断:看书用的树脂放大镜、老年人多用途的'看远、看近'新型眼镜……

  在用化学创造舒适生活方面,美日化企还有一个产业结构上的显著特点,就是把创新发展的重点和制高点都放在了医疗、保健和生命科学上,在这个方面我们同国外有着十分巨大的差距,我们在亨斯迈观看了他们研究攻克癌症的短片,近年来,他们已经在治疗癌症研究方面投入了10亿美元,在休斯顿组建了全球条件最好,医疗水平最高的癌症研究医疗中心。绝大多数跨国公司都在生命科学和医药研制方面投入了大量研发力量,加上互联网、机器人技术的应用,研发技术的积累,使我们既看到了化学工业在为人类健康、创造舒适生活方面的巨大贡献,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创新技术、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巨大差距。在创新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我们必须要加力、加速、加油,必须要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