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记者近日在青岛海湾集团看到,英国英力士、美国德西尼布石伟、德国TGE……这些行业巨头的先装置技术都被海湾集团'拿来'应用。通过对这些'洋技术'进行本土化升级改造,海湾集团走在了国内化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列,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排头兵。
提质量
打造名牌产品
聚氯乙烯产品是该集团的主打产品,年产量40万吨,自2016年年底装置投产以来,产品质量始终达到优等品水平。在与国际一流企业寻标对标中,他们发现产品中的老化白度和晶点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019年4月中旬,青岛海湾董事长李明亲自带队到客户'拜师取经',并专门召开聚氯乙烯品牌创建会,提出了'宁降产量不降质量'的要求,要将聚氯乙烯产品打造成名牌产品。
聚氯乙烯装置引进英国英力士的专利技术,聚合釜采自韩国,离心机来自德国。为了让最佳拍档发挥最佳潜能产出最优产品,海湾化学借鉴同行经验,结合专利技术,开始了配方调整及技改之路。
4个月后,聚氯乙烯产品的颜色、晶点等问题得到根本改善,各项指标均高出专利商给出的优等品指标,成为客户口中的口碑产品。'但是我们没有满足于此,对产品纯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氯乙烯厂厂长孙业涛说,2019年4月末,他们开展了提高氯乙烯纯度的技术攻关,通过优化调整,将氯乙烯单体质量由99.98%提升到99.99%。
抓创新
保障安全生产
2019年,海湾化学开展的一系列技术创新有效提升了装置生产安全系数。其中,高端透明片材专用聚氯乙烯聚合工艺优化改造项目、低温乙烯储罐环形空间凝液处理方法、乙烯法氧氯化反应中乙炔加氢项目技术开发、苯乙烯装置空冷器增加喷淋水技术开发4项技改,获得青岛市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立项。
其中,低温乙烯储罐环形空间凝液处理方法解决了海湾化学50000m3低温乙烯储运装置的安全隐患。该装置是目前国内在用、容量最大的低温乙烯储存装置,采用德国TGE的低温储存技术,其内罐和外罐间的环形空间中有乙烯凝液,导致环形空间温度降低,罐外壁挂露结冰严重。
'通过调研走访,咨询专利商,我们采用向低温乙烯罐环形空间底部通入惰性气体方式,来气化环形空间底部已经形成的乙烯凝液。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效果明显,且通入惰性气体对系统未产生其他影响,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该公司技术部部长张清亮介绍说。
谋智能
提升自控水平
海湾化学的DCS室是最能体现数字化、智能化的窗口,它集DCS、SIS及自动化报警系统于一身。
但是在投产之初,根据国外专利商的设计,现场许多阀门需要手动开关,不仅难以保证操作的精准度,还存在安全隐患。当提出技改时,外方专家禁止在原工艺包上'动刀'。经过多方研究论证,众多手动阀开始了'自控'改造之旅。2019年,海湾化学实施的智控改造达100多项,提升了装置的自控水平,降低了员工的伤害风险。再次到厂,外方专家对海湾人竖起了大拇指!
海湾化学对苯乙烯装卸站的改造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海湾化学计控部苯乙烯组分析维护数据统计记录,发现装卸站的部分仪表故障率高于10%,每月维护量较大。为保障装卸站发货稳定,计控部苯乙烯组将降低苯乙烯装卸站仪表故障率作为攻关对象。经过4个多月的调查统计,他们通过分析现有仪表故障数,结合当前生产与日常维护情况进行了整改。
'截至2019年12月23日,苯乙烯装卸站累计发车11034次,同比增长110.15%,发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该公司计控部部长助理唐威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