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近日,在河南油田赵安2026井的生产现场,河南油田油服中心测试大队测试2队采测测试工、高级技师朱一斌,紧盯着快速上行的捞油钢丝绳,紧张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上了。

  他心里默默地数着钢丝绳的起下次数:一趟、二趟、三趟……越数,朱一斌的信心越足。正在试验的液压裹抱式井口密封装置,至少要经受住10次钢丝绳的磨损考验,只要能过了这个坎儿,就意味着成功。经过一阵揪心的煎熬,当'十'字从朱一斌的心里蹦出来时,他高兴地大喊了出来:'成功了。'

  时光回到几个月前,试采捞油井进行抽汲作业时,原井口密封装置采用的是轴向机械密封,起主要密封作用的胶筒与在胶筒中上下往复运动的钢丝绳发生磨损,用不了几次,井口密封装置就因磨损严重发生刺漏现象。班组职工每天进行捞油生产时,都要对密封胶筒进行频繁更换,产生了较大的安全环保隐患,也徒增了材料消耗和劳动强度。

  朱一斌劳模创新工作室于2019年6月开始针对捞油井口密封器漏失的难题展开攻关。他们跟班到捞油生产现场,通过近距离观察、查找分析原井口密封装置漏失的原因,和班组职工交流沟通碰撞创新的火花。一次次的反复修改方案和现场试验,收集的数据资料越来越丰富。

  在一次现场实验中,他们受到液压举伸防喷管工作原理和班组职工的启发,突然萌发将原密封装置的轴向机械密封改为新装置的径向液压密封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出液压裹抱式井口密封装置。该装置由裹抱胶筒、密封盘根和手压泵组成,通过手压泵打压,使裹抱胶筒产生径向力,挤压密封盘根裹抱密封捞油钢丝绳,实现密封的目的。

  新装置投入使用后,较好地解决了老密封装置易磨损、漏失大和存在安全环保隐患的难题,还具有操作便捷、密封效果优良等特点,推广使用后每年可节省材料费用50余万元。


");